数字驱动“智慧停车”,纾解城市“停车难”

选题背景

近年来,杭州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,最新统计已达290万辆,但受城市发展空间制约,新建停车位的速度远滞后于汽车的增长速度。根据国际惯例,汽车保有量/车位数一般为1:1.3,但是杭州却仅为1:0.8,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,市民停车一位难求,严重影响出行质量。
“停车难”引发的问题主要有:车辆占道停车现象突出,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,导致了交通混乱,加剧了交通拥堵,引发交通事故:车辆绕行寻找泊位增加了社会经济成本,加重了城市的环境污染等等,停车难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,应该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,解决停车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。

“停车难”“离场难”已成为市民出行的痛点,也成为制约杭州城市道路交通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难题。2016年,杭州“城市大脑”建设启动,2018年底建立了城市大脑的中枢系统,把更多部门的数据接入“城市大脑”。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利用大数据、智能算法探索破解城市级“停车难”问题,解决城市治理难点和老百姓的痛点,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实惠和便利,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。

研究意义

“停车难”表面看是没地方停车,多建车位就可以解决。解决“停车难”的关键在于让执法起作用,赋予政府管理部门更多手段,来调节和管理城市交通出行结构,掌握城市交通流量和停车信息,更有力地发挥宏观引导调控的作用。将进一步发挥杭州数字技术优势,充分挖掘科技潜力,进一步扩大“城市大脑”应用场景,科技赋能,更好地为群众出行服务。

研究过程

image-20240107224840447

场景剖析

场景拟解决问题

在杭州这座城市开车,停车难是一个永恒的难题。特别是在西湖景区、大型综合体、医院等地,要么是排起长队缓慢前进,要么是在周边转圈圈寻找停车位,往往需要“办事几分钟,停车半小时”。当然,这个问题也表现在具体的情况中,比如“看病停车难”、“回家停车难”、“上班停车难”等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,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场景主要举措

  1. 助力精细管理,提供停车前瞻性规划
  2. 数字赋能,治理街区停车难
  3. 创新应用场景,解决离场难

场景所获成效

助力精细管理,提供停车前瞻性规划

打造城市智慧停车算法引擎,充分发挥和挖掘海量停车数据价值,通过“数据+算法+算力”,回答好停车“哪里难”“有多难”“为何难”。

  • “哪里难”

将杭州市划分为1.2万个网格,利用1290万条高德轨迹数据,结合违停、停车场饱和度等数据,计算出各区域的“停车难度指数”。
案例:比如钱江新城区域是写字楼集中的区域,以财富金融中心为例,在早上9点,停车难度指数达到0.7以上;采荷小区是住宅集中区域,此时的停车难度指数在0.3以下。然而,到了晚上8点,采荷小区的停车难度指数极高,达到了0.9以上;此时,财富金融中心的停车难度指数下降到了0.4左右。

  • “有多难”

利用视频分析、GIS空间数据计算等技术,每天分析1200万条卡口数据,结合接入的停车场泊位数据,计算出每个网格区域的停车缺口数。
案例:仍以采荷小区为例,通过计算得出结论:该小区实际停车需求是1557个,而该小区车位数是1256个,可得出停车缺口是301个。

  • “为何难”

通过对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接入的59万条交警和城管违停数据,以及对外开放停车场库饱和度数据进行分析,发现一批可能存在的“停车盲点”。

案例:虽然市区停车非常紧张,但却有一些核心区域内部存在对外开放停车空位、且周边200米存在较多违停行为的区域,这就是所谓“停车盲点”。通过分析,省儿保、省妇保、邵逸夫医院、滨江天街等区域周边,均为停车盲点。

数字赋能,治理街区停车难

赋能医院停车难治理

(1)深度挖掘、归集泊位资源

(1.1)利用各类用地新建立体停车位

案例:省妇保“3变5”立体停车场:设置了231个立体机械车位,提高空间利用率;在车库电梯出入口位置,设有自助停车系统,车主忘记把车子停哪了,只需输入车牌号,就能一键查找,提高车位流转率。

image-20240107225105777

(1.2)归集整合医院周边停车场资源

通过城市大脑深度挖掘泊位资源,整合医院周边数公里内的停车资源。

案例:小营街道城市大脑专班排摸出浙大二院周边14个停车场和1条公共道路的泊位共计2924个。

(2)前置分流

案例:浙大一院所在的杭州市上城区将城市大脑平台数据接入公安、卫健等部门,线上挂号成功后,平台根据预约者的就诊时间和出发地提前预测当天周边交通情况,综合比选最优停车场地,提供最优驾驶线路或公共交通线路。

(3)现场空位导航、引导推送

在医院周边设置停车引导牌,实时推送停车库泊位信息,实现“抬头见泊位”,有效分流车辆。

image-20240107225158446

(4)倡导分时段预约诊疗

为解决医院高峰时段停车难问题,杭州卫健部门引导居民分时段预约诊疗,使得患者平均就医时间大大缩短,泊车时间2小时以内的占比69%,长时间泊车数量明显减少,泊位指数从2.75提高到4.0。

(5)“先离场后付费”

案例:市一医院的停车场装上了ETC支付,车位周转率由原来的400%左右变成560%左右,即一个车位由一天可利用4次增加到了5.6次。

赋能景区周边治理

赋能508H龙井数字专线停车堵点治理攻坚,通过“P+R”停车场加公交车接驳模式,将沿线周边20余个停车场串点成线,缓解龙井村周围路段时段性堵塞的问题,分担龙井村的停车压力。

创新应用场景,解决离场难

围绕 “离场难”等痛点问题,率先推出“先离场后付费”服务,市民只需“一次绑定”,就能实现“全城通停”。截至9月30日,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共接入停车场库4462个,停车泊位120万个,其中3453个停车场库,69.9万个停车泊位实现“先离场后付费”服务;“先离场后付费”注册用户103万人,已为市民提供服务1000多万次,以每次至少停车节省30秒计算,“先离场后付费”已为市民至少节省8万多个小时的离场等待时间;以每30秒产生4克大气污染物排放计算,已累计减少排放40余吨,实现时间与能耗“双节约”。

场景现存问题

  1. 城市大脑应用场景不够宽泛,需进一步扩大“城市大脑”应用场景,科技赋能,更好地为群众出行服务。
  2. 虽然不断有地区提供了更多的车位,但该车位大多数并没有接入智慧停车系统,导致其利用率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。
  3. 仍有许多地区合法泊位远小于但是常住居民车辆,缺口就有高达千位以上。同时车辆数量还是不断增加,车位远远满足不了,在缺乏强力监管的社区层面,今后几年的停车供需矛盾可能会更尖锐。而另一方面,尖锐的矛盾也可能带来对社区形象的损失。
  4. 在杭州取消社区大封闭管理后,不少居民表现出对道路上车辆的违规乱停行为表现出担忧。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商户赞成取消大封闭管理,以提供更好的铺面流量。

对策建议

针对停车难的问题,杭州可以借助“城市大脑”平台,构建停车管理服务系统,统筹整合全市停车资源与数据,实现停车大平台共享、大数据慧治、大系统共治。

产业化、智慧化是解决停车问题的重要方向、重要抓手,杭州可以构建一个数源综合集成、数据共享共用、系统高效运行的智控平台运用,整合全市停车泊位数据资源。强化“一网统管”智慧管理模式,通过推进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与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深入融合,整合全市路内、路外公共停车资源,建立一体化智慧停车体系,实现全面感知、车城互联。在停车场门口或路侧树立车场信息导视牌,用红绿颜色实时显示停车场及周边停车场剩余泊位,让民众实时了解附近停车场空余车位信息,快捷选择合适的地方停车。通过这些方式,一方面可以有效打破停车信息孤岛,充分利用闲置车位,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。另一方面,可以实现停车导引的功能,积极与百度、高德等专业导航系统合作,通过发布信息的方式引导公众便捷停车,为公众提供高效的出行停车服务。

停车难的问题既是影响人们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,又与政府城市规划和交通治理密切相关,需要政府与社会形成合力,利用数字化、智能化手段,努力解决城市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的问题,改善大家的出行体验,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。